很多人認為冬季是服用膏方的最佳時(shí)節。其實(shí),吃膏方并不僅僅拘泥于冬天。
中醫認為,遵循“春生、夏長(cháng)、秋收、冬藏”的自然規律,依照人體在不同季節的變化特點(diǎn),一年四季皆可服用膏方。
不過(guò),不同季節的膏方側重點(diǎn)有所不同,專(zhuān)家認為:春季平補、夏季清補、秋季潤補、冬季溫補。
春季平補
請宜用益氣舒肝,扶正固表膏方
春季主陽(yáng)氣升發(fā),內應于肝,肝主要的生理功能是主琉泄,一是調暢氣血,二是調暢情志。
如果肝臟功能失常,肝氣郁結,氣血的運行就會(huì )受到影響,出現氣滯血瘀的病癥,如冠心病、高血壓、中風(fēng)等。肝氣不舒影響到情緒,就會(huì )出現頭痛、急躁易怒、鼻子出血等病癥。
因此,春季養生注重養肝,保持心情舒暢,以健脾益氣、疏肝理氣膏方為主,以順應肝氣伸展、調達的個(gè)性。
夏季清補
宜用清心降火之清補膏方
夏季氣候炎熱,故“火”為夏季主氣。火氣通心,易消耗心臟陽(yáng)氣;另一方面,天熱人易出汗,汗為心之液,出汗過(guò)多也會(huì )消耗心臟陰液。而長(cháng)夏多濕,濕邪夾暑熱,阻礙氣機,脾胃易受傷。
所以,夏季養生除清熱養心外,還應祛濕和胃、補脾益腎,生津止渴。膏方多以清熱養心、益氣養陰為主,健脾祛濕為輔。
秋季潤補
宜用滋陰潤燥養肺之膏方
秋季陽(yáng)氣斂收,陰氣漸長(cháng),天氣由熱轉涼且氣候干燥。秋季燥邪最易損傷人體肺臟。肺作為人體重要的呼吸器官,主呼吸,與大腸相表里。當空氣中的濕度下降,燥邪傷肺就會(huì )出現口干舌燥、咳嗽痰黏、大便干結、皮膚皸裂等癥狀。
所以,秋季養生注重養肺,以清肺潤燥、滋陰生津膏方為主,以達到生津潤肺、補益肺氣的作用。
冬季溫補
宜用益氣溫陽(yáng)、補腎填精膏方
冬季天氣寒冷,寒主收引,易傷陽(yáng)氣。中醫認為,腎對應于冬季。腎精充沛者精力旺盛、腳步輕快、食欲好、睡眠佳;而當經(jīng)常出現健忘失眠、食欲不振、腰膝酸軟、乏力易疲、膚色晦暗無(wú)光澤時(shí),則要警惕或是腎虛的信號,應適時(shí)進(jìn)補。
冬季進(jìn)補以補腎、養精為主,使腎“精”更為充盈,膏方也應以益氣溫陽(yáng)、補腎填精為主,輔以血肉有情之品,兼顧陰陽(yáng),提高免疫力。
四季脾胃皆容易受損
中醫稱(chēng)脾胃為后天之本,生化氣血,營(yíng)養全身。一旦脾胃虛弱,就會(huì )造成全身營(yíng)養缺乏,引發(fā)各種疾病。所以,一年四季都要護脾胃以保證五臟功能正常,這是四季養生的根本。